耳食之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ěr  shí  zhī  lù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ear readily without comprehending what is heard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耳食之论”的成语拼音为:ěr  shí  zhī  lùn,注音:ㄦˇ ㄕˊ ㄓ ㄌㄨㄣˋ,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;指无稽之谈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六国年表序》:“学者牵于所闻,见秦在帝位日浅,不察其终始,因举而笑之,不敢道,此与以耳食无异。”,基本解释: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。同“耳食之谈”、“耳食之言”。,例句:明代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:“我今向汝道一路上的事,如今来说,全是耳食之论,且有些书也并非实事,只是作为玩笑典故之用。”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ěr  shí  zhī  lùn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ㄦˇ ㄕˊ ㄓ ㄌㄨㄣ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主语、宾语;指无稽之谈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ear readily without comprehending what is heard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。同“耳食之谈”、“耳食之言”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六国年表序》:“学者牵于所闻,见秦在帝位日浅,不察其终始,因举而笑之,不敢道,此与以耳食无异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明代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:“我今向汝道一路上的事,如今来说,全是耳食之论,且有些书也并非实事,只是作为玩笑典故之用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