秘而不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ì  ér  bù  l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eep secret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秘而不露”的成语拼音为:mì  ér  bù  lù,注音:ㄇㄧˋ ㄦˊ ㄅㄨˋ ㄌㄡˋ,词性:作谓语;指严守秘密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董昭传》:“秘而不露,使权得志,非计之上。”,基本解释:严守秘密,不肯吐露。,例句:《论语·雍也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”在这句话中,居安思危就是一种秘而不露的行为,即不露出内心的担忧和忧虑,但暗中思考并做好准备,以应对可能的危险情况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mì  ér  bù  lù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ㄇㄧˋ ㄦˊ ㄅㄨˋ ㄌㄡ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谓语;指严守秘密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keep secret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严守秘密,不肯吐露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董昭传》:“秘而不露,使权得志,非计之上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《论语·雍也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”在这句话中,居安思危就是一种秘而不露的行为,即不露出内心的担忧和忧虑,但暗中思考并做好准备,以应对可能的危险情况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